2018
年 11月1-3日,第三届“运动与健康”国际论坛暨第三届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运动健康科学分会学术会议在宁波大学召开。本会议由宁波大学大健康研究院和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运动健康科学分会联合主办,会议还得到了宁波市科学技术协会的支持。中国科学院院士赵玉芬女士、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会会长刘维林、上海体育学院院长陈佩杰、副院长毛丽娟,河北体育学院副院长杨金田,宁波市科学技术协会学会部部长宁冰,英国皇家医学院院士
JulienSteve.Baker
教授,
军事科学院系统工程研究院张西正教授
等来自英国、美国、新加坡等国内外专家学者100余人参加了本次会议。

开幕式上,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会会长刘维林先生和上海体育学院副院长毛丽娟女士分别代表老年学会和运动健康分会致辞,对与会代表致以热烈欢迎,对宁波大学给予本次会议的支持予以感谢。

刘会长说,学会作为研究老年问题的国际一级学术团体,积极响应国家政策,树立大卫生大健康理念,提高全民健康素养,面对新形势有新的思路。高度肯定了运动健康分会自2016年成立以来,取得的成绩,并表示祝贺。

毛丽娟教授强调,本会积极响应习总书记十九大关注老年群体的号召,探讨“运动健康与主动老龄化”,顺国势、应民意,势必成为识时务,势必成为激荡新思维、涌现新专家、体现新水平的大会。宁波大学体育学院副院长,大健康研究院副院长顾耀东教授主持开幕式。

开幕式后,主讲嘉宾们围绕大会主题“主动健康和积极老龄化”,分别报告了“老年人无氧运动”“老年人社会公共设施建议”“运动与主动健康”、“体能康复与训练”和“积极老龄化”等领域的前沿研究成果。

英国皇家医学院院士JulienSteve.Baker教授,英国系苏格兰大学运动与临床健康科学院院长,他介绍了在老年人无氧运动范畴的评估和测量方法,并联系他的优势方向——功率自行车,旨在概述由总体重(TBM)和去脂体重(FFM)算出的功率自行车阻力产生的摩擦力,并量化上肢对高强度功率自行车的贡献。

新西兰奥克兰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研究所副所长Justin W. Fernandez介绍了可穿戴设备在评估膝关节置换手术后膝关节的净负荷,以及该方法对患者术后康复提供的进一步检查,并有可能有助于临床医生在康复过程中发现潜在并发症,为早期干预提供机会。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体育教育与运动科学研究院资深科研专PuiWah Kong,介绍了她目前正在研究的“人行横道是否为老年行人在负重与不负重条件下过马路提供足够的时间”。这一研究对老年人日常生活具有实用性,也更多的将老年人需求纳入到公共设施的设计与建设上。

下午的报告中军事科学院系统工程研究院卫勤保障技术研究所研究员张西正介绍了下骨重建的医学与生物力学的跨学科研究;

美国佐治亚南方大学健康与运动科学系研究教授李立,围绕怎样评价主动健康和积极老龄化对健康中国国家战略的影响展开,结合欧美老年人健康与锻炼的理念与中国传统理念“延年益寿”,阐述了他独特的见解;

英国卡迪夫城市大学体育学院副院长Huw Wiltshire,围绕全球身体活动趋势展开报告,介绍到世界卫生组织设定的2030年全球身体活动目标以及性别间的普遍差异,并给出了实际可行的指导建议;

上海体育学院运动康复学系王雪强副教授围绕腰痛的原因和治疗展开,并在会场演示、操作,为参会人员普及了康复手法和锻炼方法;

宁波大学大健康研究院黄晖明副研究员曾为多名奥运冠军,世界冠军提供伤病和体能康复服务。他以老龄化背景下精准运动健康管理的设计与实现为主题,展望了未来老年运动健康管理的科学模式和发展走向。
本次会议收到来自全国高校和科研单位的投稿100余篇,并将编印出版会议论文集。会议期间部分优秀论文还以墙报形式在会场展出,同时设有仪器和设备展,国内专业公司展示了便携式klister测力台和三维运动捕捉系统等先进的运动生物力学科研设备和健康管理仪器,参会人员进行了深入接触与试用。
本次会议为指导大众科学锻炼、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提供了科学的新理念与专业引导;也对我国人口老龄化社会趋势所面临的热点、重点和难点问题,提出了丰富的理论研究、政策应对和解决方案,为本领域积极应对中国社会人口老龄化所面临的新问题和新挑战有着重要意义。一方面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落实国家有关“人口老龄化国情教育”的活动。另一方面,也利于增强学会的学术凝聚力,提升学会的跨学科、多学科、多视角的综合学术研究水平。

宁波大学大健康研究院院长李建设先生和上海体育学院发展规划处处长邹俊向来自各个国家的八位主讲嘉宾颁发荣誉证书,向他们表示感谢与肯定。